百万英才真的来了!截至7月中旬,广东已吸纳超过10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留粤来粤就业创业。
作为省会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,广州毫无疑问会成为这批人才的重要流入地之一。
当这股才源活水奔涌汇聚于羊城时,如何确保人岗相适、才尽其用,成为广州的重要课题。
168万在校大学生及源源不断的百万毕业生恰似珠江潮涌百川交汇,使广州既是人才流动的“蓄水池”,也是风险传导的“放大器”,若“疏渠”之力稍懈,顷刻可成“泽国”。
到底是滋养产业良田的“清流”,还是积滞成患的“洪水漫溢”,广州深知责任重大,就业工作日日推进,时时上心。
近年广州生源毕业生超5万人,去向落实率超95%,始终为稳定就业大局挑大梁。
攻坚不畏难,攀峰志愈坚。近日,广州发布《2025年广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》(以下简称“十大行动方案”),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重中之重,千方百计扩岗位、提技能、优服务、兜底线、强保障,努力确保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总体稳定。
综观十大行动,看广州如何挑就业大梁,稳发展大局。
开源
开发尽可能多的就业“源头”,是第一步。
在十大行动方案中,重点领域扩岗行动、公共部门岗位支持行动、专项渠道历练行动、创业创新自强行动是打破就业岗位的“存量依赖”,多维创造岗位增量。
正如水利工程中“开源”需要江、雨、雪水多源汇流,促就业的“开源”亦需政、企、学、民共拓新泉。
重点领域扩岗行动“问企要岗”,以政策驱动产业端“无中生有”释放岗位。
方案提出,围绕加快建设“12218”现代化产业体系,支持重点领域大企业、大项目通过校企合作、订单培养、定向招聘、组团招聘等方式,吸纳优秀高校毕业生就业。这是从产业升级中创造岗位增量;
4月19日,“百万英才汇南粤”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(北京站)集结广汽集团、广州数字科技集团、广州医药集团等346家优质企业,覆盖广州“12218”现代化产业体系,现场释放岗位总量超1.5万个。
4月27日,2025年民营企业服务月“百万英才汇南粤-广州好揾工”南站大型招聘会提供近3000个优质岗位,涵盖广州“12218”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关键领域,包括先进制造业、智能科技、现代服务、生物医药、互联网等。
方案还提出发展绿色消费、夜间经济、直播电商、赛事文旅等消费热点,这是从消费热点中开辟岗位新赛道;按每人1000元向相关企业发放扩岗补助,这是真金白银激励企业开闸放岗。
公共部门岗位支持行动“向公拓岗”,以财政力量开辟政策性岗位“蓄水池”。
方案以一串硬核数字“立flag”。全市提供公务员考试录用岗位不少于2200个,事业单位岗位不少于6000个,力争全年新招用高校毕业生不少于5000人,全市法院系统、检察院系统招聘合同制人员、政府雇员超150人。
专项渠道历练行动打造“分流枢纽”,在市场岗位及政策性岗位之外,挖掘新的可能。方案提出科研助理岗超额开发、研究生扩招、高校毕业生征兵2600人等举措,将非市场化系统拓展为就业容器。
创业创新自强行动打造岗位“自涌泉”,通过免费场地、创业大赛、税收减免等政策,赋能小微主体创造岗位。
4月,广州举办“赢在广州”暨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业大赛,作为华南地区青年创业赛事第一品牌,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,累计评选获奖创业项目551个,发放扶持资金总额约1700万元,直接推动落地注册企业156个,创业带动就业人数近万人。
四大行动,从企业端、政府端、系统端、个体端共同开凿就业新水源,突破岗位存量局限,构建“增量供给”发动机。
引流
完成了岗位开发,下一程攻坚在“引流”。如何实现人岗配对,让人“流向”可发挥所学所长的就业岗位成为关键。
在十大行动方案中,招才引智专项行动、就业技能提升行动、湾区就业助力行动为“引流”造“渠”。
招才引智专项行动以高频招聘,建立人岗输送网。行动方案提出,深入实施“百万英才汇南粤”行动计划,举办教育、医疗卫生等专题招聘活动,组织制造业企业赴全国重点高校举办“智汇湾区才聚广州”产业人才招聘等活动,开展省内外“专精特新”企业校园招聘活动,吸引更多优秀青年来穗就业创业。
今年上半年,“百万英才汇南粤”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、N城联动春季招聘、全国8个重点城市招才引才、系列专题招聘等活动共4000多场,其中广州计划全年联合院校就业创业e站举办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1000场以上。
招聘活动也需“量体裁衣”。方案指出,既要有同城、同区的“大而全”招聘会,也要有同产业链、同供应链的“专而精”洽谈会,还要有同业态、同人群的“小而美”对接会。
今年1—4月,广州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728场次,提供岗位69.93万个,其中广州面向高校毕业生在全市铺开346场“阳光就业”线上线下招聘会,累计释放岗位53.59万个,38.04万学子在此启航。
不仅周周有招聘、月月有活动,更是处处有对接。去年,广州创新打造“湾区就业巴士”,让招聘会“流动”起来。
2月,巴士开进南沙区“鲲鹏图南・筑梦南沙——南沙区2025春风行动(重点企业)招聘会”,现场近千名求职者与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。4月,海珠区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暨“阳光就业”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引入“湾区就业巴士”,其化身移动服务驿站,半天内服务超50人次;5月,“湾区就业巴士”开进广州华立学院,提供超2000个就业岗位,共吸引近3000名学生参与。
就业技能提升行动直击“人岗错配”症结,重塑人才竞争力,破解“岗位虚位以待,人才望岗兴叹”的僵局。
方案指出,广州针对产业链急缺技能开设课程,缩小高校知识结构与企业需求的落差,同时以6700个见习岗,提供真实生产场景实训,并引导不少于1500名在校大学生到基层实习实践。
今年6月,广州首家“羊城技能加油站”设立,创新推出“非遗培训+创业孵化”的独特模式,激发了辖区广大群众参与技能培训的热情。
广州市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,计划自2025年至2027年,在全市建成350家“羊城技能加油站”,累计开展技能培训100万人次,全面建成高水平技能城市。
湾区就业助力行动聚焦港澳台大学生,提出持续推动“大湾区职场导师计划”,开展“羊城邀约”港澳青年就业招聘计划,推进全市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体系高质量发展,常态化开展“港澳青年就业创业湾区行”、青年创新创业分享会等系列交流活动。
今年,“百万英才汇南粤”“羊城邀约”粤港澳大湾区专场招聘会暨“青春飞扬”广州台湾青年月活动在暨南大学举办,共吸引150家名企参会,提供岗位超过3000个。
开源引流,更要“疏堵”
就业工作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系统性,堵点难点问题交织并存,挑战显著,“清淤疏堵”成为促就业中必不可少的一环。
面对困难高校毕业生、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、觅 业青年,行动方案明确,广州扎实开展实名制就业帮扶,提供“13311”就业服务,即1次政策宣介、3次职业指导、3次岗位推荐、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、1次档案服务。
广州鼓励有条件的区制定实施短期住宿、交通补助、落户补贴等优惠政策,并为异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提供“一站式”服务。
同时,广州引导市属高校建立健全脱贫家庭、低保家庭、零就业家庭、残疾等困难高校毕业生“一对一”帮扶责任制,并通过智能AI技术开展就业摸排工作,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。
面对就业工作任务重、压力大的高校,广州持续推动政策宣传、招聘服务、就业指导、创业服务、职业培训、困难帮扶“六进”校园,开展结对帮扶,定向给予政策资源、岗位信息、就业服务等倾斜支持。
面对劳动侵权,就业歧视等市场陷阱,广州开展权益保障安心行动,依法打击“黑中介”、虚假招聘、售卖简历,以及以就业、培训为名义的信贷陷阱和传销、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,并加强侵权典型案例警示教育、就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。
南方+记者 洪钰敏
拉伯配资-拉伯配资官网-配资平台app-配资公司大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