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革命大剧《破晓东方》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,但显然该剧的口碑并不尽如人意,观众和网友们纷纷提出了多方面的质疑。特别是在剧情的真实性方面,许多地方与历史事实不符。比如,有网友指出,剧中提到的94师实际上应该是84师,而月浦会战的时间并非白天,而是发生在夜晚。此外,剧中还呈现了军政主官在月浦会战时离开指挥岗位,前往502指挥所报告等情节,这些都被认为与历史事实有很大出入。
这位网友特别提到了一部老电影《大战宁沪杭》,并指出该电影的剧情与《破晓东方》前八集相似。通过对比,两者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。以月浦会战为例,电影中的战斗发生在晚上,充分展现了战场的夜间氛围,而《破晓东方》中却将其设置为白天,缺少了坟场般的恐怖氛围和战斗的紧张感。因此,电影在战役细节上显得更加真实和可信。
展开剩余72%然而,《破晓东方》最令人失望的部分,莫过于张嘉益饰演的陈毅一角。在这部剧中,张嘉益的表演被认为缺乏层次感与生动性。与他饰演的角色相比,刘锡田在《大战宁沪杭》中演绎的陈毅则更为出色,完全展现了陈毅的独特风范。在《破晓东方》中的一场丹阳整训戏中,张嘉益的表现显得相对呆板,缺少人物内心的转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。相比之下,刘锡田在同一场戏中的表演则更具深度,他不仅展现了陈毅的幽默与威武,还巧妙地融入了对战士的关怀与严厉,使得整场戏更加立体和动人。
特别是在刘锡田饰演的陈毅讲述上海特点的那段戏中,他轻松幽默地提到上海的各类特色:西装、长袍、三轮车等,让人既能感受到上海的复杂性,又能理解到一名将军对于战士们的深情关怀。此时,刘锡田将陈毅的性格鲜活地呈现了出来,既不失大将风范,又接地气。而张嘉益的版本则较为呆板,台词虽然有气势,但缺乏细腻的情感与幽默感,导致整个形象显得单一和生硬。
另外,《破晓东方》中的陈毅台词也被批评为过于官话和空泛,与战士们的实际需求脱节。在《大战宁沪杭》里,陈毅在训话时提到“上海有1000多家外商企业,上海人穿西装、长袍,职员还要坐三轮车”等内容,这段台词既幽默又切实,直接讲述了上海的复杂局势,让战士们能够明白应如何应对当地的社会环境。而《破晓东方》中,张嘉益饰演的陈毅则将上海描述为一个垃圾堆积成山、臭气熏天的地方,这种描写显得过于生硬,不仅失去了幽默感,而且缺乏对实际情况的细致观察,给人一种距离感。
尽管如此,也有不同的声音。知名主持人曹可凡曾对张嘉益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。他认为,张嘉益所饰演的陈毅豪迈洒脱,气度非凡,并且表现出了陈毅既有威严也有诗意的双重性格。曹可凡认为张嘉益通过“既有一代名将的威风,又有充满诗意的浪漫情怀”成功塑造了一个立体的历史人物。对于这一评价,许多观众表示不同意见,认为其过于夸大了张嘉益的表现,尤其是“诗意浪漫情怀”这一部分,并未在剧中充分体现。
通过对比《大战宁沪杭》和《破晓东方》中的陈毅形象,我们可以明显看出,刘锡田的表现更符合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,不仅将陈毅的军事素养和领袖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,还保留了人物性格中的复杂性。而张嘉益的表演,尽管有着一份气场,但在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人物的多层次展现上,显然逊色不少。
发布于:天津市拉伯配资-拉伯配资官网-配资平台app-配资公司大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